“跖疣病毒是生长在足底的一种很常见的寻常疣,是HPV感染皮肤或黏膜引起的良性增生性病变。”广西南宁市第二人民医院皮肤科副主任杨猛表示,跖疣病毒属于低风险的感染,它与导致宫颈癌的高危型HPV不同,
低危型HPV感染会引起皮肤表面出现肉质生长物,被称为“疣”,或者由感染造成炎症;
高危型HPV感染如果长期存在,会导致子宫颈表面的异常细胞开始增生,失去控制时发生宫颈癌和其他生殖器官的癌症。
据了解,跖疣为低危型HPV病毒引起的足部良性增生物,表现为足底粗糙丘疹,伴小黑点(毛细血管血栓),受压时疼痛。
主要通过足部皮肤接触被病毒污染的表面(如潮湿浴室地面、公用拖鞋),病毒经微小伤口(皲裂、倒刺等)侵入,应尽可能的避免在公共场所光脚行走。
大多数情况下,跖疣病毒病变局限在皮肤表面,不会发生癌变。主要症状是局部不适、疼痛,尤其在受压部位,比如脚底,可能会影响行走和日常活动,会给患者带来一定困扰,但整体来说对健康的威胁较小。
有人质疑:酒店天天都会打扫,人自身也有免疫力,会这么容易感染HPV病毒吗?
关于跖疣等“疣”的传染途径,网络上的说法五花八门——除了“光脚淋浴”,还有接触他人用过的拖鞋、浴巾、床单等用品,还有网友认为,“泡温泉、公共泳池游泳也会被传染”。这些说法靠谱吗?
HPV病毒能够最终靠足部皮肤的微小破损侵入角质细胞,包括擦伤、裂口等,因此导致表皮异常增生形成疣体。
跖疣主要是通过密切接触传播。与此同时,HPV病毒在脱离人体后还能存活一段时间,几小时甚至长达几天。
比如:潮湿环境,如浴室、泳池边、公共更衣室;共用污染物品,如拖鞋、毛巾。
照这么说,岂不是很容易得跖疣?别慌!实际上,在上述公共场所感染HPV、患上跖疣风险受多重因素影响:
1、病毒载量与活性:离开了人体的HPV病毒通常很“脆弱”,且环境里残留的病毒浓度通常较低,卫生条件、维护情况较好的场所会及时、充分清洁,加上消毒剂、紫外线等设备辅助,也可降低病毒的活性。
2、人体易感性:身体健康、免疫力较好的人,即使感染了HPV,大概率也可通过自身免疫系统清除病毒,不会出现临床症状或持续感染。
所以,接触公共场所的潮湿地板(如淋浴间),确实存在一定的传染风险,但对于普通健康人群而言,做好个人卫生防护就能大幅度的降低感染风险。
此外,使用他人衣物或鞋袜、接触被污染的物品,都可能会造成感染。尤其在暑期旅行旺季,住宿频繁、公共区域使用率高,更应注意卫生防护。
注意:正常的情况下,免疫力低下、足部有皮肤病、有跖疣病史的人群,相对更容易得跖疣。
跖疣通常不建议贴鸡眼膏,可能会引起跖疣扩散。能够使用冷冻、激光这类物理疗法,也可以外用水杨酸软膏、咪喹莫特乳膏等药物治疗。
其中,液氮冷冻是最常用的方法,常常要两到三次甚至更多次数,间隔两到三周。
专家提醒,当足底出现赘生物时,应及时到医院皮肤科就诊,让医生检查后明确诊断对症下药,以免耽误病情。如跖疣一定要按照医嘱规范治疗,否则容易复发。
1. 出行时尽量自备贴身用品,如毛巾、拖鞋、换洗衣物等,减少与公共物品的直接接触,也可以再一次进行选择使用明确消毒过或一次性用品;
而HPV确实也是防不胜防,此前媒体也曾报道过,甚至有人因做美甲而感染↓↓↓
2024年,湖北的吴女士感觉自己的指甲缝里,长出了一些透明小包,不痛不痒。随后小包越长越大,经过医生确诊竟然是HPV感染。
原来,在美甲店修指甲去死皮时,美甲师不小心把她的指甲弄伤了,HPV病毒便“趁虚而入”。
提醒大家,合乎条件的人,可以再一次进行选择接种HPV疫苗,例如9价的HPV疫苗,不仅能防止高危型的HPV感染,还可以有效的预防低危型感染。